林琎

发布者:植保学院发布时间:2021-11-26浏览次数:1810

一、个人简介:

林琎(1978.09-),女,博士,植物保护学院,高级实验师,“1512第四层次”,植保学院公共科研平台主任。

二、教育经历

2010/09-2015/06,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系,博士,导师:王开运教授。

2001/09-2004/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系,硕士,导师:张兴教授;

1997/09-2001/06,新疆石河子大学, 农学院植保专业,学士,导师:李国英教授;

三、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04年硕士毕业,进入山东农业大学,工作至今19年;

2010-2015年,山东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农药学博士,主要研究内容: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环境行为、残留分析等,熟练掌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等大型分析仪器设备使用。

目前,专职对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工作,面向78名研究生实验公共平台+ 85余名本科实习生提供安全、卫生、仪器运转、药品规范管理、水电暖后期保障等全方位服务,致力于为导师们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助力,不断贡献自身力量。

除做好农药学科实验室服务工作,还热心为学院各项事务贡献力量,在研究生入学面试、开题、中期考核、答辩等培养环节;本科生实习管理和终期答辩等培养环节;学科评估、重点实验室考核、制药工程一流专业申报、党员学习活动、疫情防控等都积极参与,尽力做到自己这一环节的最好,并做好沟通交流。

20239月,被聘为植保学院公共科研平台主任,负责学院公共科研平台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四、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囊化负靶向调控降低吡唑醚菌酯对鱼急性毒性的机制,2021.01-2024.12,在研,参加,第二位;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效氯氟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中华通草蛉雌虫的慢性生殖毒性机制,2020.01-2023.12,在研,参加,第三位;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2046,小菜蛾酚氧化酶介导的免疫防御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之间的关联机制,2017.1-2020.12,在研,参加,第四位;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301730,小菜蛾PxPPO基因的表达及转录调控机理研究,执行年限:2014.01-2016.12,已结题,参加,第三位;

5.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领域项目),牛心朴子生物碱高效防控枸杞蚜虫和木虱的技术体系建立及示范应用,2022.1-2024.12,在研,参加,第二位;

6. 农业农村部农药环境毒理评价,斑马鱼急性、慢性、生物富集、鱼类早期生活阶段毒性项目,2011/01-至今,在研;

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7,作物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设施韭菜等作物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2013.1-2017.12,已结题,参加,第三位;

8. 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项, 2016.5-2017.5,已结题,指导教师。

9.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9年研究生教育管理课题,农业硕士四自教育研究,2019-NYYB-662019.11-2022.09,主持。

10.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JYZD2018009,高校研究生科研平台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2018.01-2020.12,主持。

11. 2023 年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上项目“四维度”全方位培养“三高四自”研究生探索与实践,2023.11-2025.11主持

 12.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KJ2024003,功能性化工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多场景应用性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24.01-2026.12,子课题3 任务负责人。

 13.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校级重点项目,XJZD2022009,粮卫士——锦囊秘宝,2022.05-2023.05,指导教师。

五、代表性研究成果: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证书

1. 20238月第十九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获得优秀学术报告一等奖(报告题目为:“三化两全一搭建”高校研究生平台管理探索与实践;)

2. 20239月,获得第九届山东农业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一等奖,指导教师(第1位)

3. 20239月,获得第九届山东农业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一等奖,指导教师(第5位)

4. 202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第5位);

5. 202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第4位);

6. 20198月山东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协会优秀论文奖  三等奖(第1位);

7. 20197月山东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协会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第1位);

8. 20181月山东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第4位);

9. 20169月泰安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论文奖  三等奖(第1位);

参编教材

1.教材: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十三五”规划教材,ISBN:9787122284877,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02 参编

2.教材:植物化学保护,ISBN:9787030520050,科学出版社,2017.03 参编

3.教材:蔬菜工—辣椒种植,ISBN:9787516734506,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09,参编

4.教材:蔬菜工—番茄种植,ISBN:9787516734513,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10,参编

 

2018-2023年,共发表论文19(SCI-6篇,中文核心-5篇,教研论文-7篇,其他-2)

[1] Yuekun Li*§, Nan Zou§, Xiaojie Liang, Xuan Zhou, Shuhan Guo, Yajun Wang, Xiaoya Qin, Yehan Tian, Jin Lin*.Effects of nitrogen input on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nitrogen cycling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Lycium barbarum L.,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3,13.doi: 10.3389/fmicb.2022.1070817**共同通讯作者,IF=5.2,一区

[2]Lei Ding, Xuan Zhou, Xiaojie Liang, Yujin Dong, Cunbao Fang, Yueming Wu, Beixing Li, Wei Mu,Jin Lin*,and Yuekun Li*.Achieving High Efficacy and Low Safety Risk by Balancing Pesticide Deposition on Leaves and Fruits of Chinese Wolfberry (Lycium barbarum L.).ACS Omega 2023, 8, 1467214683.https://doi.org/10.1021/acsomega.3c00581**共同通讯作者,IF=4.1,二区

[3]Li H, Sun F, Hu S, Sun Q, Zou N, Li B, Mu W, Lin J*. Determination of Market, Field Samples, and Dietary Risk Assessment of Chlorfenapyr and Tralopyril in 16 Crops. Foods. 2022; 11(9):1246. https://doi.org/10.3390/foods11091246  *通讯作者,IF=5.561

[4] Pang X, Li C, Zang C, Guan L, Zhang P, Di C, Zou N, Li B, Mu W, Lin J*.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en Kinds of Insecticide Residues in Honey and Pollen Using UPLC-MS/MS with Gra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s as Adsorption and Purification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29:21826-21838.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1-17196-w(*通讯作者,IF=5.190

[5] Li H, Yang S, Li T, Li X, Huang X, Gao Y, Li B, Lin J**, Mu W*. Determination of Pyraclostrobin Dynamic Residual Distribution in Tilapia Tissues by UPLC-MS/MS under Acute Toxicity Condition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6 (2020):111182. https://doi.org/10.1016/j.ecoenv.2020.111182. (**共同通讯作者,IF=6.291)

[6] Li B, Lin J,Pang X, Li H, Li X, Liu F, Mu W*. Binary Mixtures of Alcohol Ethoxylates,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and Pesticides Exhibit Comparative Bioactivity against Three Pests and Toxicological Risks to Aquatic Organisms. Chemosphere 204 (2018):44-50.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18.04.034 共同一作,IF=5.108

[7] 李晨雨,杨松,任震,邹楠,林琎*,慕卫.基于UPLC-MS/MS检测番茄中10种杀虫剂农药残留[J].农药,2020,59(02):127-131.

[8] 朱少杰,臧传江,李晨雨,任震,邹楠,林琎*,慕卫.五氟磺草胺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J].农药,2019,58(08):601-603.

[9] 李晨雨,臧传江,朱少杰,邹楠,林琎*,慕卫.新烟碱类杀虫剂氟吡呋喃酮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J].农药,2018,57(11):785-788.

[10] 林琎,高云,慕卫,王开运,许辉,刘杰.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对9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其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J].生态毒理学报,2016,11(06):296-305.

[11] 林琎,高云,慕卫,王开运.UPLC-MS/MS检测水中敌草快的残留[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08):37-39.

[12] 林琎,原雪峰,李俊杰.基于高校公共平台高质量管理助力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6):89-92.

[13] 林琎,刘 琳,李北兴,邹楠,原雪峰.高校图书馆资源助力研究生内核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5):154-157.

[14] 林琎,张卫光,李俊杰,赵春青,慕卫,刘峰.高校农药实验室潜在危害分析及其防范管理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1):24-26.

[15] 林琎,赵春青,刘会香,张卫光.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实验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5):6-8.

[16] 林琎,白翠翠,许乐园,慕卫.35%甲戊·扑草净乳油的UPLC-MS/MS检测[J].实验室科学,2018,21(06):28-30.

[17] 林琎,赵春青.通过实验课程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水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9):73-75.

[18] 李红,林琎,许乐园,慕卫.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中稻瘟灵和吡唑醚菌酯[J].世界农药,2018,40(01):57-59.

[19] 林琎,杨松,慕卫,许乐园.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实验水体中甲哌鎓含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04):12-13+26.

六、其他

1.国家专利:土壤中农药光解的模拟装置 ZL 2017 2 0239898.7 (1)

2.国家专利:一种净化吸附材料及其在同时检测番茄中十种杀虫剂残留中的应用 ZL 2019 1 1116457.8 (1)

3.“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7年)

4.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

5. 校优SRT科创项目指导教师(2019年)

6. 年终考核优秀(2020年)

7. 校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21年)

8. 特种设备管理A证(2021年)

9. 特种设备操作R1证(2021年)

10. 年终考核优秀(2023年)

七、我能为您提供什么

1、植保学院公共科研平台,是校内开放平台,现有18间公共实验室,涵盖原微生物楼公共科研平台、昆虫学系公共实验室、农药学系公共实验室及院内其他公共实验室。该平台成立宗旨是:顾全学校和学院科研教学发展大局,高质量对师生们科研之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作用和更贴心的服务。平台人员将在学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本着“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学院科研平台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透明化管理,团结同事,形成合力,共建高效管理团队,并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争创校内一流科研平台!具体内容详见植保学院科研平台网页。

2、植保学院公共科研平台拥有可开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观察、荧光定量PCR、冷冻离心、生理生化试验、农药剂型加工及指标测定、施药技术研究、农药残留前处理及分析检测、农药毒理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相关的仪器设备200余台/套。平台现有4位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实验室辅助专职人员,致力于为您提供高效、专业、优质、热情的科研助力,公共平台的仪器均可联系预约使用。

3、实验室服务管理模式推广:钉钉平台预约反馈全过程管理模式+监控平台实时互动管理模式+闭环意识培养+PDCA理念培养+个人收尾制度+人文关怀督促管理模式+防患于未然高度警惕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形成了一套“三化两全一搭建”高校科研平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2年的运行,效果良好,沟通流畅,重在实际平台管理效果和研究生素质培养提升效果,助力科研工作高效开展,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平台的精细化服务水平,实现了“平台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助力师生科研工作高效开展”的三个工作目标。实验室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4、本人还可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习机会、大学生SRT项目指导、双创项目指导,曾指导本科生撰写第一作者科研论文,成功助力学生发表3篇中文核心,成为学生实践学习和考研上岸的助跑者和有力支持指导者。

5.不忘初心,坚守本职,我愿做陪伴学生学习成长的一颗小星星,在他们不断成才和变优秀的过程中奉献自己的光与温暖。

八、联系方式

    林琎,邮箱:linjin@sdau.edu.cn,电话:1358113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