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菌物资源与利用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 ;专业代码090302)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具备扎实的菌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食药用菌生产、加工、育种及发酵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菌种生产能力、指导栽培能力、产品加工能力、品种选育能力以及生物发酵能力,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菌物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能在食药用菌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从事食药用菌研究、开发、生产、加工、技术推广、经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科学技术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培养菌物资源基础理论、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根本点,培养具有微生物学、食用菌栽培生产、食用菌加工、菌物生理生化、菌物遗传育种、菌物资源开发及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菌物栽培生产、加工、病虫害防治、菌料循环利用、发酵技术、营销策划、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等有关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经营能力和实际操作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的读、写、译和日常口语;
2.掌握一定程度的应用真菌学、微生物学、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制种技术、食用菌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菌糠循环利用技术、发酵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菌物资源开发及评价、菌物产业市场动态分析方法;
4.具备食药用菌栽培、育种、加工、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能。拥有较强的菌种生产能力,高产栽培能力、产品加工能力、品种选育能力以及生物发酵等基本能力;
5.熟悉有关菌物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产品加工业等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菌物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产业发展动态;
7.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外语),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学制与学位
学制: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且符合要求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菌类作物、植物保护
2.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学基础、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菌物分类学、菌物资源学、食用菌栽培学、食用菌育种学、菌物发酵工程与深加工等。
学时、学分总体安排
1.课程学时学分
①课程总学时2601学时,计145.5学分。
②必修课2205学时,计123.5学分,占84.88%。
③选修课396学时,计22学分,占15.12%。
2.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34学分。
教学进程(见附表1至5)
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79.5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