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安全环保责任书
(有化学品、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 实验中心: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加强安全责任心,确保本中心安全运行,定期对中心人员进行安全环保培训指导。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本实验中心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房间、每个实验台,不留死角,确保本实验中心不发生安全环保事故。
3、组织制定适合本中心实际情况的各项安全环保规章制度,按时与本中心下设的实验室安全环保责任人签订“教学实验室安全环保责任书”。
4、组织制定本中心各类安全环保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中心每位工作人员熟悉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根据本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劳动保护措施,组织本中心工作人员劳保用品的购买、发放。
5、定期检查本中心工作人员安全、环保、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各实验室的原始记录(剧毒品、易制毒品、病原微生物、压力容器、实验室日志等记录)。坚持每周一次安全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6、定期检查本中心防火、防盗、防水、防爆、防中毒、防传染、防触电等设备器具的运行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7、负责本中心实验“三废”的管理工作。对严重危害环境的含重金属的实验废物;含苯环的有机废物;剧毒、高毒、致癌、致畸、致突化学品产生的废物等,配备容器,分类收集,妥善保存,按学校要求及时统计提交。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废物,组织人员及时进行灭活处理,确保不向外传播。
8、每年审核本中心的实验项目,对严重危害环境、危险性较大的实验项目采取防范措施,积极推行“循环实验”、“替代实验”、“微型化学实验”,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发生。
9、节假日前,组织本中心各实验室进行安全卫生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假期期间安排好值班人员,妥善存放各种危险物品,对危险性大、化学性质不稳定、不相容的化学品实施重点管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10、熟悉本实验中心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措施,熟悉本中心的用电、用水,供电线路情况(如水管总闸的位置,线路总闸的位置、最大载荷、线路使用年限等情况)。
11、责任书有效期: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间如有人员变动,安全责任自动转至接替人。
分管院长: 实验中心主任:
本科教学实验室安全环保责任书
(适用于有化学品、病原微生物的本科教学实验室)
学院: 实验中心: 实验室名称: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坚持“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加强安全环保责任心,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积极开展安全环保教育。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自己分管的房间严格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爆、防触电、防中毒、防传染等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实验室不发生安全事故。
3、坚持每天对自己分管的房间进行安全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向领导汇报。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协助实验教师维持教学秩序。不私自转让、出租、出借学校公物,严防学生将危险品、实验器具等带出实验室或将危险品带入实验室。实验室无人时要及时锁门。熟悉灭火设备的准确位置,能正确使用灭火设备。熟悉分管实验室的供电线路和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5、实验室内暂时不用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归橱上锁,妥善放置,标签不清的药品瓶及时更换标签;不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避免学生单人在实验室内活动。
6、确保实验“三废”达标排放,自己处理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实验废物,特别是含重金属废液,含苯环的有机废物,剧毒、高毒、“三致”化学品产生的废物,要分类收集,妥善保存,按学校要求及时统计提交;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废物,及时进行灭活处理,防止传染。
7、节假日前,对自己分管的房间进行全面安全卫生检查,关好水电、门窗、气源等,疏通排水口;对危险性大、性质不稳定的化学品,定期检查,妥善保管。
8、认真执行学校剧毒、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程序申购领用,做好剧毒、易制毒化学品库存、使用记录,熟悉所用剧毒品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9、定期检查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运行记录,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自己分管的危险品、加热烘烤设备、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等建立账本、定期检查盘点,保证帐实相符,并做好出入库和使用记录。
10、在实验室工作期间穿防护服,特殊环境下戴工作帽、手套、防毒面具等,加强个人劳动保护。
11、责任人分管实验室的楼、房号:
12、责任书有效期: 年 月日至年月日,期间如有人员变动,安全责任自动转至接替人。
实验中心主任: 安全责任人: 责任人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