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实验教学中心菌物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一 责任体系
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安全、有序的实验保障条件,结合学校及实验室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配置有实验室经费,分为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常规经费包括维护建筑安全(屋顶老化落石、水管破损、卫生间维护等),专项经费包括特种设备定期维护检查,物资设施的保障(个体防护、应急预案等),监控网络等设施的保障工作以及垃圾清运处理等,确保实验室的防火、放盗、防事故
*合理配置管理经费保障,思想意识上加强重视
*对园区内监控系统定期维护保障安全
*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定期检查
*消防设施定期更换
*用电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整改
*使用到的仪器设备定期保养、维护
三 规章制度
*实验室确定仪器、安全、卫生责任人,负责实验室仪器、安全及卫生管理工作。
*仪器责任人应熟悉仪器的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能熟练操作仪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坏,责任人还负责保管仪器的技术资料及附件。
*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任何仪器及物品的使用须按照各自的具体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执行。仪器使用完毕,认真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因违反操作规程所致仪器损坏者要追查责任,并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设备、材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远离热源。剧毒、麻醉药品应设专柜,由两人共同保管。接触腐蚀性、放射性或有毒实验材料要做好个人防护,放射性废物要按有关规定专门处理。
*使用烤箱、灭菌锅等加热设备时,必须有人看守,防止意外发生。
*每次实验完毕,应将实验器材物归原处,并及时清除废物,保持实验台面、地面的整洁,用过的器械必须清洗干净。
*加强防盗意识,严格门禁使用制度,不得将门禁卡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实验人员应节约水电,离开实验室应关好门窗和水电,特别是停水、停电时应专门检查,不得疏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四 教育培训
*学院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对新调配到实验室的教职工和初次参加实验的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参加仪器设备培训、实验室安全培训,培训涉及操作工艺、设备使用、试剂等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评估。
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为实验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培训
*开设实验室安全实践与管理的相关课程
五 安全准入
*加强对实验室进出人员的登记管理,外来人员到实验室参观、学习等,须到值班室登记,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实验室满足开展项目活动的安全条件,实验人员应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并且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安全培训
*认真学习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网内容:http://libsec.sdau.edu.cn/
具备安全通识,掌握化学安全、电气安全、机械安全以及特种设备安全以及具备环境安全
的相关知识。
*http://libsec.sdau.edu.cn/PC/(S(jngc4rvj5qeytpqagltppvfz))/index.aspx ,考试通过,保存截
图,方可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前,需要将实验内容汇报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审核,确保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实验。
*对所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熟练掌握
*熟悉菌物实训中心具体情况,确立安全第一理念
六 安全检查
*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强化防范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意识
七 安全设施
(一)各实验室要设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更换以确保器材有效可靠,保证实
验楼的消防通道畅通。
(二)实训中心内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易燃物品(秸秆、稻草等堆积)
(三)灭火器种类配置正确,且在有效期内(压力指针位置正常),保险销正常,瓶身无破损
(四)存在燃烧、腐蚀等风险的实验区域,须配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
(五)重点场所应安装门禁和监控,并有专人管理
(六)妥善防护具有爆炸危险性的仪器设备
八 基础安全
*实验室配电容量、插头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须匹配,不得私自改装
*禁用老化线缆、花线、木质配电板、有破损的接线板,电线接头绝缘可靠,无裸露连接线,穿越通道的线缆应有盖板或者护套。
*配电箱的金属箱体应与箱内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可靠连接。
*进行实验时,要谨慎佩戴隐形眼镜
*使用动力电时,应先检查电源开关、电机和设备各部份是否良好。如有故障,应先排除后方可接通电源。
*启动或关闭电器设备时,必须将开关扣紧或拉妥,防止似接非接状况。使用电子仪器设备时,应先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其性能,按规程操作,若电器设备发生异常(如有过热现象或糊焦味等)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人员离开实验室时间较长或电源中断时,要切断电源开关,特别是要注意切断加
*热电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加热电器设备工作时,一定要有人在岗。
*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烧断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选用适宜的保险丝进行更换,不得随意加大或用其它金属线代替。
*应加接地线的设备,要妥善接地,以防止触电事故。
*电线和电器设备要保持干燥,防止受潮漏电。
*实验室内不应有裸露的电线头;电源开关箱内,不准堆放物品,以免触电或燃烧。
*警惕实验室内发生电火花或静电,尤其在使用可能构成爆炸混合物的可燃性气体时,更应注意。
*没有掌握电器安全操作的人员不得擅自更动电器设施,或随意拆修电器设备。
*使用高压动力电时,应遵守安全规定,穿戴好绝缘胶鞋、手套,或用安全杆操作。
*实验时先接好线路,再插上电源,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如遇电线走火,切勿用水或导电的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沙(基地门前)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与人体分离后,再实施抢救。
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保持良好的接地。
*湿手不要接触或操作电器设备。
*用电线路及电器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的带电部分不能外
露,严防人体触及带电部分。
*电改造应由学校电工班组专业人员进行,切勿私自改装。
九 化学安全
*危险化学品储存区需要有通风、隔热、避光、防爆、防静电、泄露报警、应急喷淋、安全警示标识
*危险化学品储存区的试剂不混放,整箱试剂的叠加高度不大于1.5米
*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和个人应熟悉和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并备有安全
使用说明。使用前要制订实验方案及其应急防范措施,严格遵守有关规章。
*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容器都应有清晰的标识或标签,对不稳定或易形成过氧化
物的化学药品要标明内容和危害,分开存放,妥善保管。
*互不兼容的化学品应分类存放,防止相互作用而发生事故。各使用单位不得储存
过量化学品,遵循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无特殊情况,不得储存超过一周的用量。
*剧毒品的管理必须从严。申购、领用应专人审批、专人领用,集中保管。各
单位应将审批人,保管人名单报安全办备案,人员变动及时更正。
*剧毒品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坚持五双制度. 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
双人运输、双人使用。用多少买多少,用多少领多少,正确及时做好领用和实验使用记录。
*发现危险化学品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保卫部门。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实验人员应穿着工作服及其他相应的防护用具。
*不得私自给外单位或个人提供管制化学品。
*建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动态台账,并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DS) 或安全周知卡,方便查阅
*对于产生有毒有害废气的实验,须在通风柜中进行,并在实验装置尾端配有气体吸收装置,操作者佩戴合适有效的呼吸防护用具。
*易制爆化学品存量合规
十 生物安全
*对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不得入内
*紫外灯的使用要注意相关安全规范
*臭氧发生器的使用要注意操作方法
十一 机电安全
*高速切割设备(粉碎机、摇床等)注意使用规范
*临时作业要设置防护栏
*高处作业要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
*非标准设备、自制设备应经安全论证合格后方可使用。并须充分考虑安全系数,并有安全防护措施。
十二 特种设备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必须办理登记、审证和年检手续,待安全合格发给使用证后方可使用。
*特种设备需要相关人员取得相应证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压力容器作业》)。
*持有压力容器作业证书人员方可操作压力容器(灭菌锅、灭菌釜),持证上岗。
*压力容器操作需要符合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报告给管理人员,做好使用登记记录。
*压力容器达到使用年限后要报废处理,不得超期使用。
十三 学生实验操作规章制度
*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一系列实验
*使用仪器前,及时填写使用信息,如果出现使用人员过多现象,则需要通过信息化软件进行预约,使得实验室的实验有序进行
*实验中的玻璃器皿上要贴注标签(姓名,班级,实验/毕设/SRT)
*使用人必须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严禁私自拆卸或改装仪器设备。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不得隐瞒,否则一切后果由当事人承担,做到有章可依。
*实验室卫生要求。每位在基地做实验的同学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基地卫生1.用过的药品当天放回标本室药品柜对应位置 2.用过耗材可回收的放置在实验准备室对应抽屉内3.用过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及时刷洗出来 4.每天使用后的屋子桌台、地面仔细清扫,无卫生死角,保证实验室的卫生洁净。
*仪器设备严禁随意移动。
*节能节约原则:能低温不高温,能用一个培养箱不用两个
*灭菌要凑够足够数量方可灭菌(需要注意的是,灭菌物品不宜摆放过密,防止灭菌不彻底)
*灭菌食用菌栽培料要将菌袋擦拭干净,防止杂质掉入锅底,造成阻塞。
*由于人员未按照操作流程操作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需要按照一定价格赔偿。
十四.开放创新
*鼓励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鼓励实验室对外开放,开展培训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